原标题 :融媒体到底是融媒什么?
强调 :人在哪里 ,新闻舆论阵地就应该在哪里。融媒对新媒体,融媒我们不能停留在管控上,融媒必须参与进去、融媒深入进去、融媒运用起来。融媒
按照指示,融媒守好网络舆论阵地,融媒让d的融媒主张成为网络空间最强音,让主流媒体的融媒声音更好地传播。
融媒体≠媒体+媒体
指出了媒体融合发展的融媒关键,即媒介资源、融媒生产要素的融媒有效整合。就新华社、融媒《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三大央媒而言,它们在媒体融合过程中 ,并没有将广播、电视、报纸 、网络进行简单合并 ,而是充分发掘自身潜能,各司其职,创新推出了各具特点的新闻稿件,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和社会效果 。
然而,因片面地将媒体融合理解为媒体相加的情况并不是个案。据不完全统计,全国294个地级市里曾有12个城市用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方式将广电台和报社简单合并在一起,冠以融媒体中心或者融媒体集团等名头。合并的初衷是好的 ,希望能够通过行政层面的整合,在继续保持不同媒体的差异化优势的基础上 ,集聚力量、减少内耗 ,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媒体的实力。实际上,这样的报台融合看起来阵仗很大 ,但是表面的做大和本质上的做强基本没有关联 。因而媒体的简单相加并不能解决媒介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问题 ,因此盲目操作带来的管理混乱 、人员变动、独家垄断等问题 ,反而给未来发展埋下了隐患。在上述12家媒体中 ,大部分都因而经营不善并没有实现1+1>2的初衷 。
融媒体≠互联网+媒体
近年来,一点儿媒体单纯将媒体融合误读为互联网+媒体,也就是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作简单嫁接,片面追求网络平台的形式化,以为把广播 、电视、报纸的内容通过简单的复制粘贴原封不动地搬到网络上 ,呈现在电脑上、平板上 、手机上,就是实现了媒体融合。
要是在管理机制、生产流程 、产品形态等方面并没有配套进行资源与介质的实际融合 ,那么这种所谓融媒体内容产品仅仅披着互联网+外衣而已。因而报纸、广播、电视等原产地的原生状态依然存在,各种传统媒体依然各自为政、互不搭界 。这样,即便媒体聚集得再多,最终的效果远远激发不了你我共融的化学反应。
将融媒体看作媒体形态和传播内容简单相加的互联网+媒体,究其根源是混淆媒介与媒体的概念。简单说 ,媒介是传播介质,是广播、电视或者报纸 ,而媒体是拥有媒介的一个组织机构,是广播电台、电视台或者报社 。
融媒体=媒介融合+内容创新
在全媒体时代 ,媒体生存越来越依赖于受众市场的选择。也就是说,在很大程度上市场说了算 。这和以前的完全靠行政指令的媒体生存法则很不一致。事实证明 ,别把折腾当创新 ,也别把搅和当融合。要生存就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适应市场的需要,实事求是 、科学决策 ,全力、全速发展融媒体 。
目前,全国至少有55家地市级媒体建设了融媒体中央厨房,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融合发展思路成为媒体生存共识 。总结融媒体发展的经验教训 ,要真正实现融为一体 、合而为一,以下两个操作层面尤为关键:
第一 ,融媒体的先决条件是媒介融合 ,也就是媒介+互联网。仅仅有顺应互联网传播的移动化、社交化 、视频化的趋向,以技术创新为支撑,重构不同媒介所在媒体的生产、传播、服务关系,实现不同媒介、不同业务单元的有机融合,建立健全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支撑性制度,形成适应移动互联网环境的融合文化 ,才能推动媒体融合在制度和文化上的根本性融合。
第二,融媒体的生命力是内容创新。对新闻媒体来说 ,内容创新就是生存根本 。眼下 ,一点儿前沿媒体利用中央厨房的工作机制,从创作理念到叙事方式 ,全面重构内容产品。从相加到相融,内容创新让媒体在融合大道,越走路越宽。
当然,融媒体发展前无古人,也没有一招制胜的法宝。因此,与其盲目积极作为,不如守正创新,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為使命 ,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内容创新为根本 ,因势而谋 、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踏踏实实写好融媒体的时代答卷。
(作者:汽车车载音响)